坚定文化自信,感受大国“小匠”古建筑技艺职业体验活动


时间:2023-05-18   浏览: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的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为进一步贯彻学校职业教育活动周要求,实验实训处联合建筑装饰学院的组织开展职普融通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专项活动。江苏建院附小建院班30名学生,化身大国“小匠”赴我校中国古建筑技艺传承职业体验中心,感受中国古建的匠心智慧,体验古建彩画创作。活动由建筑装饰学院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任于琍主持,建筑装饰学院古建专业相关师生代表参与。

古建筑技艺传承职业体验中心借力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不断强化古建筑技术和艺术与中小学生素质培养、劳动教育、文化熏陶、美育培养的有机融合;在依托学校的教育部“双高”专业群智能建筑实训基地项目——数字化古建筑技艺传承职业体验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出古建筑构造展示中心、智能建筑家居体验中心、古建筑彩画工作室、古建筑数字化虚拟实训室、设计工厂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古建筑“技术与艺术”多功能产学研实训中心。同时基于此,学校打造了融职业场景体验、职业规划指导、职业拓展训练,科学知识普及、生活学习和娱乐一体的中国古建筑技艺传承体验中心,满足徐州市乃至全省中小学生中国古建筑构造技艺体验,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培育技术强国、文化强国战略所需的储备人才。

古建筑技艺传承职业体验中心以“体验教育”为根本途径,稳步推进古建筑匠心传承中华魂品牌建设,引领中小学学生进行古建筑的学习体验、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根据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的需求和古建筑工程技术的职业特点,学校开设古建筑构件认知、古建筑门窗认知、古建筑屋顶结构、斗拱的演变等岗位技能认知类课程 10 门,开设古建筑木作、古建筑彩画作、古建筑瓦石作体验等职业岗位体验类课程 9 门,使中小学学生充分实现古建筑基础认知和岗位工程技术的全过程职业体验。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开发了古建筑抗震体验、古建筑修复认知等拓展类课程,让中小学生更加全面地体验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的巧夺天工。

此次活动包括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两个环节。

参观过程中,于琍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心现代智能家居体验区、穿越古今建筑模型区、古建筑技艺传承体验中心、古建筑彩画工作室,并在介绍的过程中贯通中华古今建筑文化,结合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和其他古建筑,充分向“小匠”们弘扬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同时她就木作、瓦石作、彩画作三部分进行重点讲解,让同学们充分解到中国古建筑从设计到建造这一过程中体现的规矩制度。在随后的体验过程中,于琍和古建专业师生带领同学们移步至技术馆一楼彩画工作室进行彩画体验,由陈威伶老师进行彩画作指导,孩子们与家长共同临摹、上色,充分感受到古建筑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学校注重职业教育的文化育人实效及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将弘扬中国古建筑文化为己任,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发展,发挥建筑类院校特色,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更好的服务中小学生的文化和素质教育提升。开展此次职普融通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专项活动对古建筑技艺传承职业体验中心全流程覆盖,注重参观学生们的沉浸体验,从基础理论认知-结构构造展示-虚拟仿真体验-模型搭建制作-建筑文化传承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沉浸式体验,从形容、内容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据悉,我校将继续助力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和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科普工作,为树立“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新闻来源:建筑装饰学院 于 琍、陈威伶

新闻初审:建筑装饰学院 娄志刚

编辑:朱可涵

审核:袁 祯